E1

廟埕前的謝神戲
表演

返回上頁
內容介紹

廟埕,作為臺灣人心靈的信仰中心與情感寄託,承載著世世代代的感謝與祝福。在這片土地上,儘管面對多山、多雨及頻繁地震的挑戰,人民在廟埕前始終堅持表達對天地和神明的感恩之情。這份感謝不僅是對自然的敬畏,更是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與延續。

 

此次演出將以一齣廟埕前的謝神戲,將這份深厚的感謝情感化為表演藝術的形式,展現臺灣文化的精髓。透過動人的音樂,將這份感謝的心聲傳遞至世界舞台,這不僅是一場表演,更是一種文化的交流與心靈的共鳴。

 

希望透過這場演出,讓觀眾感受到臺灣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及對神明的敬仰,並讓這份感謝的心聲跨越國界,觸動更多人的心靈,促進對臺灣文化的理解與欣賞。這場表演不僅是對傳統的延續,更是對未來的展望,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廟埕所承載的情感與信仰的力量。

 

▶ 場地位置地圖

展演團隊
總導演|杜思慧 external link

曾發表過多齣劇場編導演作品,其中《島語錄~一人輕歌劇》獲選於2010年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繼而受邀在2012年法國新東向藝術節巡迴演出。作品擅於運用身體表現與富有詩意的語言,形塑具層次感的劇場語彙。曾獲榮譽有英國文化協會藝術年獎、臺北國際藝術村出訪澳洲藝術家。出版有劇本集及專書《單人表演》、《看見·觀點》等。目前為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專任副教授。

音樂總監|卓士堯 external link

現為「有間音樂創意有限公司 Our Space Music Studio」負責人與藝術總監,於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作曲組畢業後,立即投入本業工作至今已逾十年,持續累積並創造可能性,延伸其觸角和各式各樣的表演藝術單位以及創作者合作,範疇囊括劇場聲音設計、流行唱片製作、影視配樂製作、電玩音樂製作、有聲出版品製作。參與作品多次受到金曲、金鐘、金音獎入圍的肯定。

酬神戲
內容介紹

演出由新勝景掌中劇團以傳統扮仙戲為起點,揭開廟埕酬神儀式的序幕。由操偶師操控金光戲偶現身舞台,以華麗的神仙造型祈福賜喜,象徵臺灣民間向天地神明表達感謝之情。演出將結合戲偶肢體、聲音與互動,為現場觀眾帶來祝福,傳遞來自島嶼的祝願與文化的溫度。

 

導演|朱祥溥 
操偶師|王英峻、蕭孟然、楊志豪

 

展演團隊
新勝景掌中劇團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成立於 1996 年的臺中豐原,新勝景掌中劇團長期秉持實驗精神,融合戲曲與新媒材,於 2018 年首創「光雕投影布袋戲」,以動態光雕展現雨天、飄雪、落花等場景,讓武戲更具視覺震撼效果,並加入字幕,讓不諳台語的觀眾也能沉浸其中。至今,新勝景掌中劇團仍持續以創新手法傳承傳統,探索布袋戲的無限可能性,讓這門臺灣珍貴藝術綻放嶄新光彩。

大神尪:神將繞境護島嶼
內容介紹

不二擊聲音製造所

由不二擊聲音製造所藝術總監薛詠之以當代擊樂為基礎,結合北管、遶境聲響氛圍等元素,融入電子聲響與廟埕田野錄音,構築出一座「看不見的廟」。此次則以原演出中「太子爺」的段落部分,進行改編。

 

演出者|薛詠之 
隨行協力|左涵潔

 


 

拚場藝術撞擊

鯓島如舟,載著臺灣人在歷史波濤中正面迎浪;鯤島如磐石,定海於一方,在時空動盪下堅韌破浪。


島上的臺灣人,渡過了舟行無光的噤聲歲月,只為尋找神聖自由的光;島上的臺灣神,渡過了捨身就義的生死迴轉,成為了照亮臺灣人的光。


拚場藝術撞擊電氣神將以臺灣近代民主發展史作為藝陣故事背景主軸,為電氣神將千里眼、順風耳、電氣神將謝范將軍、千禧藝旦與女神官等角色,賦予屬於當代的嶄新象徵,像是電氣神將千里眼、順風耳代表了將言論自由還權於民後的自由守護神;電氣神將七爺、八爺代表了陰陽巡狩隱匿於白色恐怖期間不平之冤的正義,以傳統民間信仰為取徑,創造出關於轉型正義的深入討論。在此過程中,電光持續照亮前路、掃除所有晦暗不明,彷彿暗喻著臺灣等待後人繼續持光掃盲,驅散臺灣近代歷史的迷霧。


電氣神將藝術家|李育昇
電氣神將千里眼|蔡桂誠
電氣神將順風耳|郝繼良

展演團隊
不二擊聲音製造所 external link

奠基於古典音樂、現代音樂的教育背景下,由擊樂、聲音工作者薛詠之創立的「不二擊聲音製造所」,透過擊樂、聲音藝術、劇場藝術的專業與其他領域的合作交流,網羅國內外各藝術領域人才共同創作,企圖創造出多元的藝術環境、與嶄新的群眾交流的平台。近年持續與裝置、舞蹈、偶戲等合作,藉由演出製作、藝術策展、依地創作、素人工作坊,找尋各類藝術與社會的連結。代表作品:《寄聲之廟》、《一個人的廟會》、《在兩個呼吸之間》、《柏拉圖的洞穴》、《耳朵怪的聲林秘密基地》等。

拚場 piànn-tiûnn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拚場由當代藝術家、編舞家、音樂製作人、樂團、服裝造型、建築師、漫畫家、文字工作者等跨領域創作者組成,透過共同創作,將臺灣歷史事件轉化為當代可閱讀與感受的作品,以創作為途徑,重新定義臺灣人的史觀。

來自遠古的祝福:獻給天地
內容介紹

桑布伊

希望以帶有傳統古調靈魂的音韻,注入當代旋律之中,透過不同於過往的編曲與詮釋方式、藉由多種語言的歌曲與豐富的音樂風格,讓大家感受都市、感受山林、感受海洋、感受人與萬物間的緊密情誼。桑布伊更要藉由歌聲,邀請大家一起擁抱這塊土地,反思、友愛、感覺風土,得到撫慰、得到力量、得到祝福。

 


 

希望兒童合唱團

《美好的聚會》 這是一個美好的聚會 斜坡上的孩子們 聽哪!〈Ualjaiyui〉那美好的生命樂章從你而來 排灣族的歌謠 是人生命的樂章 是文化生命的語言 是天地間生命的相應 斜坡上的孩子們 唱那一首〈heiyuin〉從歌謠認識自己 在生命禮俗、祭典儀式、及生活各方面的經驗 透過歌唱的方式,分享你對生命的態度。

 

領隊|蔡義方
指揮|吳聖穎
團員|拉法烏斯 達里馬烙捌茲格勒、鍾子旋、劉妃、葉昕、莊采潔、蔡祈恩、歸恩霓、杜若榳、黃宥蒔、韓妍熙、巴紫芊、甘予寧、孫廷岳

 

展演團隊
桑布伊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桑布伊.卡達德邦.瑪法琉,來自臺東卑南族的靈魂歌者,天賦嗓音蘊含祖靈的祝福。一開口,讓時間靜止。他以音樂傳遞古老靈魂和當代青年的對話,描繪部落青年在異鄉探索的共鳴。發行四張專輯,25項次金曲入圍、三座最佳原民歌手獎、兩座年度專輯獎,更榮獲國際大獎肯定,讓世人聆聽祖靈之聲。

希望兒童合唱團 external link

在排灣族語裡,PUZANGALAN就是希望,由排灣族的孩子組成的希望兒童合唱團,是一群愛唱歌肯努力想要有不一樣未來的孩子,希望能用歌聲將祝福快樂帶給大家,並為自己的未來帶來希望。

命運的安排:搏筊(選段)
內容介紹

搏筊是臺灣特有向神明詢問神明心意的動作,編舞家想用客觀的方式去看待,筊由擲出到落地的每一段拋物線,都是聆聽心意的歷程──我擁有的力量有多少?能改變的事情有多少?藉由舞蹈動作,呈現在筊的正反之間,意識到人的選擇權與自主權。

 

編舞家|郭爵愷
舞者|徐立恩 、陳郁錡

展演團隊
雯翔舞團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雯翔舞團連續18年榮獲嘉義縣傑出演藝團隊,長年致力於舞蹈推廣與教育,聚焦「傳承地方文化」、「開創新舞風」、「推動藝術生活化」三大主軸,深入校園與社區,推動藝術普及。創作系列《一鄉一特色》以嘉義18鄉鎮文化為靈感,展現地方風貌;並打造「嘉義新舞風」平台,扶植青年編舞家,推廣南部現代舞創作。舞團持續創新突破,展現多元藝術能量與深厚文化情感。

咱講的話:阿母的話
內容介紹

張雅淳

張雅淳的歌來自於傳統音樂與歌謠的底蘊,以及多年來體會人生況味與在地故事的創作。這次將寄調月琴民謠〈思想起〉,描述臺灣這片土地的風貌與力量,人情的溫暖與美麗。

 


 

謝銘祐

謝銘祐的創作像是臺灣的歷史縮影,爬梳了臺灣人文、地景與情感,本次演出帶來創作歌曲〈五條港邊〉從地景脈絡帶入濃郁的臺灣南方慢活甘甜味。歌詞描寫臺灣人獨特的生活特性與長久的信仰中心,滄桑又堅定的嗓音,最貼近土地的旋律,唱出屬於臺灣人真摯與熱情。

 


 

邱舒

成長於山城語言與土地之中的邱舒,本次於演出帶來白夢玲女士的《思念亻厓个胞衣跡》,以歌聲與母語參與一場向天地致敬的藝術行動,回應語言、土地與信仰的連結。

 

表演者|邱舒 
藝人經紀|藍LAN
經紀公司|率禾製作設計有限公司

展演團隊
張雅淳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張雅淳,出生於台北,師從唸歌國寶楊秀卿,亦學習南管。傳承傳統唸歌文化的同時,亦以月琴創作新民謠。與塑神師李育昇合作參與「拚場藝術撞擊」。2020 年發行首張專輯,近年來致力於新創唸歌的創作與演出。

謝銘祐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來自臺南府城的資深音樂人,作品遍布華語樂壇,是臺灣重要的唱作人之一,獲多次音樂獎項殊榮,從情歌寫手到為長者、為臺南甚至為臺灣而唱,將故鄉生活與故事,揉進詞曲創作。籌組「麵包車樂團」將音樂帶到醫療院所無酬服務長輩,也號召在地好友、居民們共同發起「南吼音樂季」,在故鄉譜寫人生新篇章。

邱舒 external link external link

來自台灣苗栗的客家人,雙棲於劇場與音樂創作的表演者,以清透嗓音為標誌,歌聲自帶效果器,將⺠謠吉他與客語唱作結合,在動靜之間展現迷人平衡。
首張專輯《等路》獲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並入圍金曲獎。擅長透過歌聲構築情感連結,讓聽者在音樂與敘事的交織中,走入她獨特的聲音世界。

聲音的大和諧:跳在同一首歌上
內容介紹

用音樂展現台灣、凝聚世界,具結宇宙眾神祝福的力量。所有演出者一同演出。